新笔趣阁 > 穿越小说 > 布衣青云 > 正文 第26章 张九皋

正文 第26章 张九皋

 热门推荐:
    天宝四载(公元745年),八月。乙酉年,壬寅。

    先天二年,唐玄宗刚登基不久,改元开元。开元,是唐高祖统一币制所铸钱的名称,意为开国,唐玄宗“以为有开天辟地之气象,遂用之。”

    开元三十年新春伊始,唐玄宗因函谷关灵符,上书有“天宝千载”。又因同辈两名兄弟死亡,大赦天下,改元天宝。

    天宝三年,此时的唐玄宗没有开元初年那种宵衣旰食、励精图治。他好大喜功,认为自己的功绩已经超过了历代帝王,超过了秦皇汉武,超过了他从小崇拜的曾祖父李世民。

    他认为只有三代之前的上古圣君才能和他比拟。

    许多人吹捧,主上功德,可与唐尧、虞舜。

    唐玄宗欣然接受,为了炫耀“至化”、“淳风”。必有不同寻常的举措。

    但是唐玄宗改元天宝才三年,再改也没有意义,又不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。

    于是,熟悉儒家经典的唐玄宗想到《尚书》中尧、舜的事迹和纪年。又想到《尔雅释天》中“唐、虞曰载”的说法,下诏改纪年中的“年”为“载”。史称“改年曰载”。是时,天宝三载。

    如今,已过了一年多,唐玄宗沉迷在臻于郅治的幻想之中,丝毫不知朝堂政治万马齐喑。

    异教徒的鲜血染红了欧洲大陆,阿拉伯帝国正内外动荡,白衣大食还没有变为黑衣大食。大唐帝国依旧是世界最强,没有之一。

    这一日,唐玄宗正式册封杨玉环为贵妃,无皇后之名,却有皇后之实。

    追赠杨玉环父亲杨玄琰为兵部尚书,诸兄及三姊皆显贵,族兄杨钊亦得出入禁中,授金吾兵曹参军。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
    百姓以诗歌盛传长安:生男勿喜女勿悲,君今看女作门楣。www.83kxs.com

    雎阳,虞城。

    “人生天地间,如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!”

    住所屋檐之下,高辰手捧《庄子》,仰天长叹一声。

    是啊!

    自郑伦寿辰,已经过去五个月了。

    高辰因与之对,闻名虞城。

    但是郑伦略施手段,使高辰在虞城遭受排挤。

    高辰只是一个司户,所司不多,处事干练,让人找不到把柄。寻常鸡毛蒜皮的小事,赵兴也不会去过问。

    让高辰叹的是又过去五个月,他依旧在原地踏步。丝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。

    司户只一胥吏,高辰早已了如指掌。他不想安于现状,多次请求谢斐向雎阳太守张九皋推荐自己。但是希望如泥牛入海,杳无音讯。

    唯一让高辰心悦的是,在县衙之中,他能接触更多书籍。

    闲暇之余,他没有将宝贵的时间浪费,而是依旧专心学习,博涉经史。

    日暮,高辰奋长剑舞动,风雨无阻。

    期间,高辰多次想要辞官,走向科举的道路。

    但是皆因为各种原因忍住了。

    随着时间的推移,对于虞城各种风气司空见惯,他的心情越来越强烈。

    谁能想到,一个小小的吏员,心中藏着猛虎?

    “你不给我机会,我便自己把握机会。”

    高辰眼神坚定,背书回房。

    房间简朴,一张桌子,一张床,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他在桌上展开白纸,执笔书写。

    一笔一画,他要让这“宋体”成为“高体”,成为他高辰的代表。

    高辰在纸上写了一篇文章。他没有绝世的文采,但是为了让张九皋看中,盗用后世的一篇千古文章。

    张九龄是文人领袖,一代文宗。文章雄浑阔达,当代无人能比,是继燕、许之后的又一“大手笔”。

    张九皋乃张九龄之弟,一定会忆昔兄长,深谙文章之道。

    “明日张九皋至虞城视察,希望这篇文章能吸引张九皋。”

    高辰落笔之后,将笔扔掉,喃喃自语道。

    翌日,正午。

    虞城的街道比以往更加整洁,每个坊市,都有衙役站岗。平静中透露着不同寻常。

    谢斐亲自带领着虞城诸官吏出西城门。

    今日,他们要迎接一个大人物,雎阳太守张九皋。

    作为上郡之守,从三品官吏,只要政绩卓越,可表天下。随时可以入朝,拜为宰相。

    须知加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”的宰相,职事官品级也不过正、从三品。

    谢斐、郑伦、赵兴等人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,在他们心中,张九皋有几率拜相。

    就如玄宗突然召姚崇、宋璟等人入朝为相一样。

    “此乃张太守上任之后第一次来吾县视察。诸位注意言行。”

    虞城西门,谢斐正色的对虞城官吏说道。

    高辰赫然在列,他是虞城司户,有资格跟谢斐一起迎接张九皋。

    诸官吏连连应是。

    谢斐盯着远方,这一刻,他流露出紧张的深色。

    一个七品县官,一个三品大员,相差太远。

    即便是谢斐入郡中任职,有了做太守的能力和政绩,也不会被朝廷任命为雎阳太守。只可能是四品的中、下级郡的太守。

    “贵”这个门槛,可不是那么容易迈的。

    在午时五刻之时,远处官道上驶来一队车架,合有百人。

    谢斐下令诸虞城官吏做好准备。

    目睹车架越来越近,众人表情越来越凝重。

    连高辰也微微有些激动,这是大郡之守,三品大员。

    尽管史书上对他记载很少,就凭张九龄之弟的身份,足矣让高辰动容。

    曲江风度,张九皋有几何?高辰不禁心想。

    渐渐的,这队车架停在谢斐等人前面。

    有十余辆马车,十余名骑士。还有数十名随从小吏,数十名兵士。

    为首一辆马车,看起来很简朴,马夫掀开车帘子,一名年约五十五岁的老者被随从搀下马车。

    他头戴软脚幞头,便衣便鞋,满脸皱纹,阅尽沧桑。

    这名老人就是雎阳太守,张九皋。

    没有高辰想象的那样龙马精神、气度不凡。他只是一个知天命的老人。

    “虞城令谢斐,率虞城诸吏,迎接张太守大驾。”

    谢斐上前,长揖一礼,拜道。

    众皆恭贺。

    “我上任以来,一直在西面处事,还没来过东面。今日只是来随便走走,何必兴师动众?”

    张九皋扫视一眼虞城诸官吏,话语中气十足。

    (本章完)